
1、玩家在裝配了簡單的火箭后進入發(fā)射場。
2、點擊屏幕右上角的發(fā)射,我們就進入了發(fā)射場。
3、首先按T,啟動你的SAS自動調整姿態(tài)系統(tǒng),這里的SAS標志亮起。
4、再按shift,將發(fā)動機功率調至100%,玩家需要注意有時發(fā)動機會出現一個overheat的欄,一定要立刻按ctrl降低一定的發(fā)動機功率,避免爆炸。
5、快速短按W和S以控制俯仰,強行用力按下會導致火箭失控,偏航用A和D進行調整。若火箭稍有翻滾則用Q和E調整。
6、5空格鍵可以讓你的火箭執(zhí)行分級命令,每按一次執(zhí)行一個階段。
7、開始升空之后,要隨時監(jiān)控你的速度和高度,還有你的發(fā)動機燃料,燃料用盡就可以拋棄沒發(fā)動機了。
1.在您的 Steam 庫中右鍵單擊坎巴拉太空計劃,然后選擇瀏覽本地文件。這與安裝模組的位置相同。
2. 創(chuàng)建桌面快捷方式向下滾動到 KSP_x64.exe 所在的位置,它有一個 kerbal 作為它的圖標。右鍵單擊它,將鼠標懸停在發(fā)送到上,然后單擊桌面(創(chuàng)建快捷方式)。從那里,您可以使用快捷方式啟動 KSP,無需啟動器。
這種方法的好處是能夠完全刪除啟動器。創(chuàng)建快捷方式后,您可以從 KSP 安裝中刪除 PDLauncher 文件夾以節(jié)省一些空間。
在飛行器組裝大樓中保存作品時,你不再只是保存一個機體文件了。取而代之的是,你會保存一個可能包含多個預制件的工作區(qū)。由于KSP2允許玩家同時處理多個組件,所以你可以將工作區(qū)存檔視為用來為某一特定工程項目保存所有待處理內容的快照。這一變化帶來了一些全新的概念:
選擇“發(fā)射”按鈕后,你可以控制將工作區(qū)中的哪個預制件轉移到發(fā)射臺。發(fā)射組件工具位于屏幕底部的飛行器組裝大樓工具欄上,可用于指定工作區(qū)中的哪個預制件才是你準備試飛的飛行器。
屏幕底部的部件錨點工具可控制由預制件中的哪個部件來作為根部件——即預制件中將作為其主要操作/連接點的部件。要更改預制件中作為錨點的部件,可選擇此工具,然后點擊你希望設置為根部件的飛行器部件。
較之原版KSP中飛行器組裝大樓與航天器機庫彼此獨立的情況,KSP2只有一個飛行器組裝大樓,所有飛行器都在這里建造。要在垂直(火箭)和水平(飛機和探測車)建造模式之間切換,只需點擊屏幕左下角的工作區(qū)方向按鈕即可。
通過選擇左下角的“視圖立方體”,你可以進入和退出平面視圖,該視圖能為你提供飛行器的正交透視圖,讓你從六個方向進行查看。對于對齊邊緣和確保角度得當之類的操作,這個視圖非常方便。
點擊并拖動鼠標中鍵允許你沿著飛行器的長軸跟蹤飛行器組裝大樓的鏡頭視角。要將鏡頭聚焦在特定部件上,中鍵點擊相應部件即可。選中之后,使用滾輪可對其進行縮放。
要全部或部分更改飛行器的顏色,選擇飛行器組裝大樓工具欄上的顏色選擇器。此工具允許你為飛行器分配基色和強調色。如果只想更改單個部件的顏色,選擇對話框頂部的“部件”按鈕即可。你可以通過色卡右側的透明度滑塊來控制基色和強調色的能見度。如果只想在部件上看到一種基色,選擇強調色并將透明度滑塊一直向下拖動。如果不想在部件上看到任何涂料顏色,選擇基色并將透明度滑塊一直向下拖動。這樣夠閃亮吧!
H新型程序化機翼共有三種:機翼、穩(wěn)定器和全動式控制面。安裝一個此類部件在你的飛行器上之后,將鼠標懸停在此部件上方時會出現一個扳手圖標,選擇此圖標即可修改其形狀和屬性。對于機翼和穩(wěn)定器,此編輯器還允許你切換集成控制面的顯示,以及更改這些控制面的形狀和位置。這里提供一個有用的訣竅:你可以通過將多個機翼首尾相連來創(chuàng)造出輪廓很有意思的復合機翼喔!
護罩本用于彌合上面級引擎與其下方放置的分離器之間的間隙,如今它也實現了程序化,能夠向外張開或向內收攏,從而與其所連接部件的核心尺寸相匹配。
如果想將多個引擎連接到分級底部,應首先在上方分級的底部位置添加一個引擎鋼板。引擎鋼板上可以連接任意數量的引擎——只要選擇對稱模式并按自己喜歡的配置將引擎放好即可。與任何其他引擎一樣,引擎鋼板會自動展開級間護罩。你可以右鍵點擊引擎鋼板,然后調整部件動作管理器中的浮動節(jié)點(放置在引擎下方的部件將連接到的連接點)滑塊來修改浮動節(jié)點的垂直距離。
部件選擇器頂部有一個“收藏”類別。要將部件添加到“收藏”選項卡,選擇此部件條目上的星號按鈕即可。
最低配置:
需要 64 位處理器和操作系統(tǒng)
操作系統(tǒng): Windows 10 64-bit
處理器: AMD Athlon X4 845 @3.5 GHz or Intel Core i5 6400 @ 2.7 GHz
內存: 12 GB RAM
顯卡: nVidia RTX 2060 w/ 6GB VRAM, nVidia GTX 1070 Ti w/8GB VRAM, AMD Radeon 5600XT w/ 6GB VRAM
DirectX 版本: 11
存儲空間: 需要 45 GB 可用空間
推薦配置:
需要 64 位處理器和操作系統(tǒng)
操作系統(tǒng): Windows 10 64-bit
處理器: Intel i5-11500 @ 2.7GHz or AMD Ryzen 5 3600 6-Core @ 3.6GHz
內存: 16 GB RAM
顯卡: nVidia GeForce RTX 3080 or AMD Radeon RX 6800 XT
DirectX 版本: 11
存儲空間: 需要 60 GB 可用空間
1、巴拉太空計劃2是一款擁有(zhòng)u003cspan>極高自由度的沙盤風格航空航天模擬游戲。
2、巴拉太空計劃2在Steam的售價為168元。
3、游戲支持簡體中文,多人聯機模式玩家可以在游戲后續(xù)更新體驗到。
電推的正式名字是PB-Ion Electric Propulsion System,離子電力推進系統(tǒng)。近期遇到很多新手抱怨說電推是廢物,這個其實是一種誤解。新手的一個常見誤區(qū),就是死盯著一種參數不放,有時候只懂得推力,有時候執(zhí)迷于推重比,又有時候為比沖所癡狂。環(huán)境變更,改用不同的推進方式才是正確的配件選擇方式。有人單單看見電推的4200s的比沖,卻完全無視其0.5kn的推力,在飛行器上堆一大堆東西,焉能不吃虧?更多的情況是新手玩家對配件的說明不仔細閱讀,無視電推同時需要大量電力供應和Xenon燃料供給的要求,想當然的以為電推和一般的化學推進火箭類似或者反過來只需要電力供應。安裝的時候要不就缺少供電設施,要不就缺少燃料箱。心急如焚的玩家敲爛了空格鍵,卻不見衛(wèi)星有一點動靜。
之所以電推有雞肋的說法,是因為雖然其擁有無與倫比的比沖,但是卻只有弱雞的推力。另外其對電力的渴求也削減了其優(yōu)勢。在kerbin的軌道上,一塊最大型的折疊式太陽能板Gigantor XL Solar Array可以滿足電推全功率的需要。但是一塊這種板子的重量是0.35t,比電推自己還要重(0.25t),掛上這樣的死重,能快才奇怪。
一個重要的事實是,越靠近太陽,輻射越強烈,太陽能板供應的電力越充足。所以如果在離太陽較近的地方,就可以使用較少的太陽能板來獲得相同的電能。因此,電推非常適合于kerbin以內的行星探索。
剛才做了一個太陽探測衛(wèi)星,帶一個Xenon罐子和一個電推,還有4塊OX-4B Photovoltaic Panels。
盡可能的減去不需要的東西,使用最輕質的無人控制核心,天線也只安一根。但是作為一個科研衛(wèi)星,還是裝上了所有能裝的科學儀器。
在靠近太陽的軌道上,可見Energy Flow達到了19以上,而在kerbin軌道上,這種太陽能板只有2的Energy Flow,一塊頂過去十塊。全功率運行下,可以提供0.1m/s^2的加速度,對于小型衛(wèi)星來說,足夠了。
坎巴拉太空計劃怎么起飛
1、其實坎巴拉太空計劃火箭點火升空是很好弄的,火箭到發(fā)射場后,點擊右上角發(fā)射,倒計時準備一下就好了。
2、起飛時觀察速度表可以使用Shift和Control微調速度。
3、快速短按W和S以控制俯仰。強行用力按下會導致火箭失控。
坎巴拉太空計劃2搶先體驗版steam國區(qū)售價168元,已經于2月24日在Steam/Epic發(fā)售,游戲支持簡體中文。多人聯機模式會在后續(xù)更新。
游戲介紹
迎接新一代太空冒險,體驗令人興奮的全新部件、驚艷的視覺效果、完全重制后的用戶界面和地圖視圖,更有豐富多彩的新環(huán)境供你探索。
隨著游戲的不斷更新,玩家將獲得整套全新一代的工具和技術,包括新引擎、部件、燃料等等。全新科技不僅會制造出有待玩家解決的新謎題,還能讓玩家達成原作Kerbolar星系中已有的成就和尚未包含的新成就。
以上就是坎巴拉太空計劃2游戲價格一覽的全部內容,想要了解更多相關攻略的小伙伴可以持續(xù)關注九游,這里每天會為大家推送最新最全的攻略,一定不要錯過哦。
更多內容:坎巴拉太空計劃2專題坎巴拉太空計劃2論壇
卡進度條的玩家只要不建立戰(zhàn)役名稱直接進入就過去了
1、打開設置第三個右上角,設置的第三個,右上角打上勾。
2、或者直接alt 回車。
是右鍵對接口以此為目標, 兩個艙會一直對著 ,小開下引擎就合上了
使用IJKL和HN控制對接模式RCS.
坎巴拉太空計劃手動降落攻略指南
1、最好在距離小島比較遠的地方就開始大幅度的轉彎,使前進方向和跑到方向大致相同。并且下降高度到1000米以下
2、距離小島比較近的時候就不要用左右滾動+改變俯仰這種方法改變方向了,只是用AD進行偏航的效果會比較好,而且更容易操控。
3、如果前進方向和跑道平行,但是卻沒有對準跑道,不是在跑道上方,那么不要兩次轉彎來對準。這時候只要按q或e輕輕地左右翻一點,并且飛一會,你就可以平移到跑道正上方了。(簡單地矢量合成就可以解釋。。。初中水準就夠了)。
4、0.21之后請一定要打開ASAS,這個可以極大的保證你飛機的穩(wěn)定而不會出現操作過度的情況,降落需要平穩(wěn)的飛行。
5、如果你不想出現像我一樣斷一半翅膀的情況的話,在跑道上跑偏調整的時候,記得打開asas,不然當你按A和D的時候,你的灰機會開始左右翻滾。
是右鍵對接口以此為目標, 兩個艙會一直對著 ,小開下引擎就合上了
使用IJKL和HN控制對接模式RCS.
別直上直下,現在不是比誰射得高
到10000米的時候調整方向,傾斜15~30度。
當AP到達70000+米的時候再次調整方向,水平加速,直到推出另一邊的點
pe高于70000米,在ap點像東90度加速到ap點高于大氣層
大氣層到7萬米,入軌的話在1萬米左右推出斜度,3/4萬米的時候推到接近水平,然后加速把遠地點ap推到7萬以上,再變軌加速推成圓軌就可以了
光看高度是沒用的,要達到第一宇宙速度才行。
況且4W、5W米的高度也不高,連大氣層都沒出。
1、坎巴拉太空計劃2簡要評析:
《坎巴拉太空計劃2》(Kerbal Space Program 2)是備受追捧的航天模擬游戲《Kerbal Space Program》的續(xù)作,由 Star Theory 和 Private Division 鼎力奉送。迎接新一代太空探索,體驗令人興奮的全新部件、驚艷的視覺效果、殖民地建筑、星際旅行、優(yōu)化模組和多人游戲。
2、坎巴拉太空計劃2圖片欣賞:
通過上面的游戲介紹和圖片,可能大家對坎巴拉太空計劃2有大致的了解了,不過這么游戲要怎么樣才能搶先體驗到呢?不用擔心,目前九游客戶端已經開通了測試提醒了,通過在九游APP中搜索“坎巴拉太空計劃2”,點擊右邊的【訂閱】或者是【開測提醒】,訂閱游戲就不會錯過最先的下載機會了咯!
下載九游APP訂閱坎巴拉太空計劃2>>>>>>
首先找到一個你想改的圖片,然后打開畫圖。
然后把圖片修成256x160像素。
這里注意, 圖片格式必須為png。
然后打開游戲目錄點擊第一個文件夾,里面有個flags打開把你的圖片放進去就可以了。
這樣的自定義旗幟只能自己看到,分享載具文件的話對方那只會顯示一片白,除非對方也得到相應圖片文件并放進對應文件夾才可以看到你的圖片。
推進器側向分離的方法
最近準備向深空投送大質量物體,拼出的火箭多為橙罐竹筍式,但很快發(fā)現竹筍式有一個缺點:不是飛得很穩(wěn)的火箭,在進行竹筍式的分離的時候,分離的燃料罐很容易砸到邊上正在運作的火箭,然后箭體失控,被迫中止發(fā)射。
稍微想了想之后,我認為問題在于,坎貝拉的側向分離器在分離后都是讓燃料罐自由下落的,并沒有想現實中的火箭那樣讓燃料罐在橫向上遠離火箭主體,非常容易撞上火箭主體。
于是,我開始嘗試實現圖中那樣的帶橫向移動的分離效果
成果就是下圖的【蓮花式側向分離改進方案】!
如紅框中所示,
在側邊燃料罐下部加上大號的四棱支架,在主體火箭下部裝上小號的四棱支架并墊在大號四棱支架下面,這樣,在分離后它就會這樣
達成一定的橫向位移,避免碰到邊上的燃料罐。
實際發(fā)射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