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MarketWatch網站的報道稱,威望迪集團最近對一家未公布的金融機構出售了手頭上剩余的動視暴雪股份,市值約為1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8.5億元)。威望迪集團發(fā)表公告稱,他們認為這是一個合適的...

根據MarketWatch網站的報道稱,威望迪集團最近對一家未公布的金融機構出售了手頭上剩余的動視暴雪股份,市值約為1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8.5億元)。威望迪集團發(fā)表公告稱,他們認為這是一個合適的時機,將《使命召喚》和《魔獸世界》的發(fā)行公司剩余的股份出售,因為在去年動視暴雪的股價上漲了90%。

動視暴雪徹底擺脫威迪旺 20年內數易主

動視在2007年以18.9億美元的價格,與威望迪集團旗下的賽拉娛樂和暴雪娛樂合并。這在2008年時被看做為歐洲與美國之間最好的一次合并業(yè)務。不過由于后來威望迪的財務危機,為了避免被拖垮,動視暴雪一共斥資80億美元從威望迪手中購回了4.29億的股份,使得最后動視暴雪控股比例占61%從而取回了自主經營的權利。

據悉動視暴雪作為全球最大的游戲開發(fā)商和發(fā)行商之一,早在2013年9月4日擬通過信貸融資25億美元。這筆貸款融資包括22.5億美元的B類貸款和2.5億美元的循環(huán)貸款工具。動視暴雪用該資金回購股東法國威望迪集團手中,總額高達 58.3億美元的股份。

后動視暴雪于10月12日以58.3億美元,正式從威望迪手上回購了4.29億股股票,脫離了母公司威望迪的掌控。由動視暴雪CEO Bobby Kotick、主席Brian Kelly牽頭的財團ASAC II LP以23.4億美元單獨買下了1.72億的股份,騰訊作為成員之一已成功入股。

在2014年威望迪又再次拋售動視暴雪4000萬美元股份,持股降低至 5.8%。

回顧動視暴雪發(fā)展史,在短短的20多年間數易主:

1991年,成立前身Silicon&Synapse為其他工作室做游戲端口;

1992年,更名混動工作室;

1994年,因重組更名為暴雪娛樂,后被經銷商Davidson&Asscociates公司以675萬美金收購,同年后者被雪樂山收購。

1996年雪樂山在線被CUC International收購,同年暴雪娛樂收購Condor游戲公司,更名為North Blizzard。

1997年,CUC International與被稱作HPS的旅店、房地產和汽車租賃公司經銷商合并成立Cendabnt,后暴雪娛樂和雪樂山在線被出售給哈瓦斯通訊社,后者被威望迪集團收購。

2005年北方暴雪合并進暴雪總部,2007年,美國動視和威望迪游戲合并成立動視暴雪。

威望迪死抓育碧不放 育碧有點慌了

威望迪這家法國集團目前控有環(huán)球音樂集團以及Canal Plus電視臺,據稱他們?yōu)榱嘶亓髻Y金準備再拋售另外4億美元的股份。不過威望迪手中的錢是多起來了,這對育碧可能并不是個好消息。因為威望迪在去年十月對育碧加大了投資,使得他們對育碧的控股達到了10.39%。

育碧CEO伊夫·吉耶莫特

在去年10月,威望迪企圖吞并老牌游戲巨頭育碧,此舉遭到育碧上下強烈發(fā)對。育碧CEO Guillemot對此感到擔憂,他通過電子郵件向員工發(fā)出“為保衛(wèi)獨立而戰(zhàn)”的宣言,Guillemot表示育碧30年來一直是一家股份獨立的公司,正因如此它們才能成就各種創(chuàng)新產品,為世界各地游戲玩家?guī)愍毦哂田L格的作品,正是這種環(huán)境成就了育碧今天的領先地位。

“我們現在以及未來都不希望威望迪或其他集團破壞我們的原則,目前我們最好的防御方式就是繼續(xù)將游戲做到最好,給玩家們帶來最本質最難忘的游戲體驗?!憋@然,Guillemot的一番慷慨陳詞已表達了對威望迪集團的極度不歡迎。

而對于此次威望迪18億拋售動視暴雪剩余股份,育碧的CEO伊夫·吉耶莫特表示這次操作“未經他們同意”,特別是如果威望迪準備再購入更多股份的話將“不歡迎”。育碧擔心威望迪控股過多會導致“被一群不懂育碧專場和在業(yè)內成績的人控制”,吉耶莫特表示將繼續(xù)“爭取”育碧的獨立運作權利。